福州市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双亮工程
推进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总工会、福建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福州市总工会决定开展以“强组织、促规范、增活力”为主题的“基层工会建设年”活动。现就全面实施“双亮”工程,推进基层工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工会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永远跟党走是工会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这既是工会工作的目标,也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
2.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的现实需要。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中的基础环节, 工会组织活力来自基层,工会工作推动依靠基层,工会作用发挥关键看基层。近年来,全市基层工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快速发展与其工作基础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会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与党政要求、职工期望差距较大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上级工会指导服务基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方法与基层实际不相适应、有所脱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会建设的薄弱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上来,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准确把握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3.全力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按照《福州市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2011至2013年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录为主要依据,以私营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为工作重点,推动“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建会集中行动常态化开展。针对小型、微型企业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实际,积极探索楼宇工会、一条街工会、市场工会、产业链工会等建会形式,深入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以及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加快建立县级以下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步伐。加大对劳务派遣企业、出租车行业等重点企业、敏感行业的关注力度,持续抓好劳务派遣工、出租车司机以及农民工的入会工作。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着力规范建会程序,严把工会主席候选人提名关,严格履行民主程序,提高建会质量。妥善保管好组建原始资料,及时准确填录全国总工会建立的组建数据库以及我市的组建光盘。企业法人单位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应达95%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职工100人以上)和世界500强在榕法人单位动态组建率保持100%。
4.全面实施“双亮”工程。按照全国总工会、福建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双亮”活动的要求,全力推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干部亮身份”的“双亮”工程。企业工会要在企业门面或工会办公地点悬挂与企业名称相对应的工会组织牌匾。在企业宣传栏、厂务公开栏、工会宣传栏、会务公开栏以及职工食堂、宿舍等醒目位置多处悬挂工会公示牌。工会公示牌应包含工会工作职责、工会干部信息、工会办公地点以及工会联系方式。鼓励工会干部采用设置桌牌、佩戴胸卡、发放联系卡以及企业内网亮相等多种形式亮出身份。企业工会“双亮”活动开展面要达到90%以上。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同时,要同步实现“双亮”。
5.广泛开展“六有”达标活动。“六有”是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基层工会要切实做到“有班子、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作为、有保障”。有班子:工会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按时换届。有队伍:职工入会率(包括各种用工形式)达85%以上,有一支热心工会工作的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有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会委员会会议和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坚持会员对工会事务有了解、发表意见和监督的渠道及制度。有活动:能按职工意愿和企业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促进工会职能的落实,推动企业发展。有作为:能为职工说话办事,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进行协调和交涉;本级工会难以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工会报告。有保障:工会有经费、印章和活动场所,有工作、会议、活动的记录等资料档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六有”达标率应保持在70%以上。
6.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建家是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平台,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提升基层工会工作的综合性载体。要按照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职工之家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意见》,狠抓党政工共建职工之家活动载体建设,“建家”活动开展面应达85%以上。公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对照“健全组织体系、促进科学发展、履行维权职责、提高职工素质、服务职工群众、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查找差距,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建家水平和增强基层活力上,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模范职工之家。新建以及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非公企业工会要着力开展以“双爱双评”(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评爱企业的优秀员工,评爱员工的优秀经理)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推动落实“双亮”、“三必报”(重大劳动争议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必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必报、企业工会主席变动必报)以及“六有”,力争在短时间内达到合格职工之家标准。
7.注重提升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维权能力。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要以“六好”(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好、组织网络健全好、履行基本职责好、指导帮助基层好、服务职工群众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好)为建设目标,以提升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维权能力建设为载体,切实承担起基层工会难以承担的部分维权职能,开展好基层工会难以开展的活动。要建立健全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会工作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等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大力推进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区域性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以及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区域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等区域性维权机制。着力落实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配备以及经费保障。村居(社区)工会是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在基层的延伸,要切实加强对村居(社区)工会的指导与服务力度。
8.创意提升基层工会特色经验。充分尊重基层工会首创精神,积极帮助基层努力挖掘特色工作,并加以总结、归纳,突出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效果如何。努力把基层又好又新且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做法创意提升为典型经验。通过在主要媒体和福州工运、工运信息、五月风网站等工会宣传平台开设专栏,邀请基层工会干部到五月风讲坛开讲,将基层工会特色工作汇编成册等方式,推动创新成果在基层普遍推开。
三、丰富完善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9.坚持党建带工建。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以及省委组织部和省总工会《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工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和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对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视、支持与帮助,切实把工建工作纳入党建整体格局。大力推动“工作同部署、组织同组建、队伍同加强、作用同发挥、保障同跟进”五同工作机制在基层得以落实,积极探寻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工会开展工作的有效结合点,不断丰富、完善并健全“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对工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10.完善县级工会工作机制。县(市)区总工会、市级产业工会要以落实福建省县级工会达标规划为契机,以开展县级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指导基层工会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县级工会工作力量要与基层工会和工会会员发展相匹配,以适应县级工会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加强县(市)区总工会与市级产业工会的联系与协调,充分发挥区域性共性指导与行业性特性指导的两方面优势,努力构建“职责明确、有序衔接、分工协作”的中心城市工会组织领导体制。
11.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市、县两级工会要根据文件精神和法律规定,推动基层工会配齐配强专职工会干部,落实工会主席政治经济待遇,积极试点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干部领取工会工作津贴。加强工会工作人才库建设,进一步扩大选才视野,支持县(市)区、产业工会加快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步伐。通过推荐人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以及上级工会下派等方式,丰富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产生机制。坚持分级、分类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干部流动性大,兼职化倾向明显,不熟悉工会业务的现状,要因需施教,采取短训、交流和以会代训等适应性强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基层工会干部保障基金”的作用,保护和激发基层工会干部大胆工作、敢于维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市、县两级工会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意识,努力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指导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机关各业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指导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工作,把各自具体业务工作融入到基层工会建设的全局中,促进工会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形成“全会抓基层”的工作格局。要秉持“抓基层在基层抓”的理念,依托“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进园区、进企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创新服务队等载体,组织市、县两级工会干部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带着感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问需于基层,为基层工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法律、政策和信息等服务,积极帮助基层工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建立健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激励机制
13.建立评价体系。按照《福州市工会会员评议职工之家活动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建立健全会员评家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工会会员对本单位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议,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指标,并结合评家情况改进工作,努力形成“基层建家、会员评家、上级验家”相统一的基层工会建设评价体系。
14.表彰先进单位。为表彰基层工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先进单位,市总工会将定期开展命名“福州市先进职工之家(小家)”工作。在推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小家)”、“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小家)”过程中,重点倾斜基层工会建设取得新突破的先进单位。在推荐工会系统先进时,优先考虑在指导和服务基层工会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15.宣传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资源和工会组织的宣传渠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后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