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运直通车 > 职工文化
从兴趣小组到璀璨舞台:福州工人文化宫“三着力”托举职工多彩梦
发布时间:2025-09-04  来源:总工会  字体: 【】 【 】 【
 

在福州市中心,一座优化升级的工人文化宫正日益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家园与活力地标。全年开放364天,吸引61万人次参与,培育劳动者艺术团13个分团与264支体育队伍蓬勃发展……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精准聚焦“三个着力”——着力构建活动阵地、着力增强软实力、着力打造展示平台,构建起一个充满生机的“职工文体生态聚落”。这里,百万普通职工的兴趣得以生根发芽,才华得以璀璨绽放,为全国工会文化服务阵地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聚空间:盘活资源筑生态

面对职工日益多元的文体需求,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率先打响阵地升级攻坚战。“必须突破传统场馆思维局限,向更具活力的生态聚落转型。”福州市工人文化宫、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负责人王斌态度鲜明。

近年来,文化宫致力于盘活闲置空间,优化升级老旧场馆扩容活动阵地以适应职工多元化使用需求全新规划职工艺术空间,高标准配建专业音乐厅多功能报告厅及演艺厅羽毛球地面全面翻新游泳馆升级改造体育场馆配套同步提质改造新建多功能培训教室,灵活满足从职业技能培训到文化讲座的多样化需求。“我们致力为职工创造专业、舒适的艺术创作与体育锻炼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 

福州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演艺中心

硬件提升是基石,盘活资源、提高效能方为可持续发展之道。文化宫引入智能预约系统,职工通过线上平台便捷预约,系统依托实时数据智能调配资源,有效避免场地闲置或冲突,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全年开放364天,覆盖所有晚间及节假日,最大限度适配职工时间。”相关负责人强调。

同时,文化宫主动拆除“围墙”:与京东家政、劳动者艺术团艺术联盟单位进行资源置换开放场地换取服务延伸;针对小众空间,联合专业社团策划特色活动激活使用率。多元合作让服务触达更广泛的职工群体。

坚实的阵地支撑下,社团孵化水到渠成。目前,福州市劳动者艺术团已壮大为涵盖合唱、舞蹈、诵读、民乐等13个分团的庞大体系,直接团员及艺术联盟成员达600人。体育领域同样硕果累累,职工羽毛球、篮球俱乐部已吸纳264支来自基层工会的队伍,活跃成员1848人。全年活动参与达61万人次,标志着职工正从零散参与者向有归属感的社团成员转化,碎片化的场地与活动由此凝聚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文体生态聚落”。

福州市职工青年合唱团成员陈熙深有感触文化宫提供的排练厅和剧场舞台,设施完善、保障到位,为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搭建了接近专业水准的体验平台,这是吸引我们持续参与的重要原因。

引活水:大师赋能强内核

拥有规模化阵地和社团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职工的“业余爱好”结出“专业果实”,实现从“玩一玩”到“学有所成”的跃升?福州工人文化宫的答案是:引入专业培训资源激活内生成长动能。

“福州市总工会已与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劳动者艺术团负责人介绍,“未来将邀请该团国家级专家导师,不定期为艺术团各分团及基层文艺骨干开展专业提升培训。”此外,文化宫2024年被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正式授予“合唱艺术实践基地”,有了这些高规格合作提供专业支撑以往遥不可及的国家级、省级艺术资源,直达普通职工身边。

体系化培训,实现普惠提升。文化宫常态化开展各类艺术大师提升班、羽毛球裁判资质培训、急救员培训等有效活跃社团人气,增强职工爱好者“黏性”。全年举办大师提升班超20场,几乎覆盖所有文体社团核心成员这些培训立足系统提升职工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成效显著:在专家指导下,福州市劳动者艺术团职工青年合唱团先后荣获全国职工合唱展演二等奖、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青少年合唱展演福建地区选拔金奖,实现了业余团队向准专业水准的华丽转身。

更令职工称道的是大师班、职工夜校等专业培训的普惠性。“职工夜校的培训费用非常实惠,远低于市场价。”职工林超聪道出众人心声职工夜校健身操课单节仅18元,舞蹈课单节仅19元。职工戏剧社杨倩坦言,过去认为“高品质文体生活”属于商业健身房或剧院会员,但文化宫“专业资源+公益属性”贴心服务劳动者的文艺需求充分满足

 

劳动者艺术团舞蹈团排练现场

一位长期参与福州市劳动者艺术团合唱团活动的职工分享了他的意外收获:“这些公益课程不仅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累积经验也能为我的工作带来便利。以前我在工作汇报时难免紧张,现在学会了运用声音控制和舞台表现技巧,可以更自信地控场;与同事沟通协调时,也更能运用好肢体语言和情绪管理,无形中为职业发展增添了竞争力。”专业资源的注入,正深刻改变着职工的精神面貌与职业能力。

 搭云梯:舞台璀璨展风采

如果说规模化阵地是土壤,专业化资源是养分,那么高水平的展示平台便是让职工文体之树开花结果、展现生命华彩的舞台。福州工人文化宫深谙此道,着力打造多层次、精品化的展示出口,让职工的才华被看见、价值被认可、成果得共享。

位于文化宫主体建筑,面积约22000平方米的场馆内,拥有一个层高11米、1027座的演艺大厅,配备先进齐全的灯光音响设施。“建设初衷明确就是要为职工文艺爱好者提供专业的演出场地,让他们也能在高规格的舞台上充分展示才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已成为福州职工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成功举办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开展的全市性大型职工文艺活动,以及劳动者艺术团的专场音乐会、汇报表演等。职工们在此绽放的光彩,极大提升了全市职工文化活动的品质感、影响力与吸引力。

 

福州市职工合唱民族管弦专场音乐会

精品节目经大舞台锤炼后,又惠及基层职工,成为滋养职工文体生态的活水”。文化宫组织开展的“送文化进基层”活动,生态聚落向外辐射能量的重要动脉,实现了文化成果的普惠共享。其运作遵循“资源下沉—需求反哺—生态循环”模式:一是空间下沉与高频触达,2024年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服务覆盖建筑路网新就业形态行业领域,直接服务职工人次;二是形式创新与需求适配,内容结合基层特点定制,如在制造业企业专场中加入《劳动者之歌》等原创曲目、公益性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手作体验通过“文艺演出+互动体验”提升参与感;三是公益属性与低门槛参与,活动全程免费,依托福州工人文化宫微信公众号发布预告,职工可线上小程序便捷预约,2024年此类活动线上吸引超2万人次报名。

“职工好声音”歌手赛到福州市职工合唱与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再到福州市职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文化宫通过多元化职工文化活动,持续锻造输送精品节目、创设高水平赛事交流机会、搭建职工成果社团展示窗口,让平凡职工也能登上璀璨舞台!

在这个万职工乐享的“精神家园”里,“普惠”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18元健身操课19元舞蹈课;“尊重”融入日常,让普通职工站上专业级舞台收获掌声与尊严;专业资源精准滴灌,让“业余爱好”结出“专业果实”;文化成果如活水流动,从中心舞台浸润至基层劳动者身边。它生动印证:当工会组织真正以职工为中心,系统构建可持续的文体生态,就能让每一位平凡劳动者在汗水中收获尊严,在歌声里安放灵魂,在舞台上闪耀光芒。这份由内而外生发的文化自信与获得感,正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打印】 【收藏收藏】 【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上 主办:福州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