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开 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这既是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更是总结党的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具体运用到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就必须准确分析和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根本性变化,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准确反映,需要作出新的概括和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前提。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和集中反映,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新特点,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的。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交织的主要根源。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平衡是相对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否则就会制约发展全局。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适应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重点的变化。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必将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只有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各项政策,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党和国家工作。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要具体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中去。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重点工作,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那么,应该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第三,在认识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必须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问题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的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把“变”与“不变”这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谋划发展、制定政策,要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