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五月风讲坛 > 党工共建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八讲
发布时间:2018-09-20  来源:总工会  字体: 【】 【 】 【
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开 篇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人民长远利益要求的事。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第二节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


第三节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要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节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把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把群众路线贯穿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打印】 【收藏收藏】 【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上 主办:福州市总工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