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
开 篇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把这一重大战略安排的
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决策部署,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回顾历史,
1945年
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1949年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
1954年
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1956年
党的八大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写入了大会通过的党章。
1964年
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5年
周恩来同志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重申了分两步走、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我们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从那以后,我们党在每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聚焦和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
党的十二大强调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党的十三大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纳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五大强调,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
党的十六大强调,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就是要实现包括推进现代化建设在内的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七大强调,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党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第二节
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步走战略安排,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与发展的阶段性相结合,科学划分发展阶段,始终做到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
党的十二大:
提出分两个10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党的十三大:
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 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党的十五大:
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 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 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
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明确了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
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展现了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节
经准确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内涵要求
一是把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
二是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升了。
三是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提高了。
党的十九大作出两步走战略安排时,对发展目标作了原则性展望和要求,没有提出具体的“翻番”之类的指标,这充分体现我们党对发展的新认识。
第四节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化征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观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历史演进,通览国家、政党、民族的沉浮兴衰,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彰显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洞察历史的睿智、创造历史的担当。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常常因此面临许多重要转折,或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事业获得大发展,或与机遇擦肩而过,跟不上时代,逐渐落后。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快干”。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令人神往;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靠实干。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会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的。要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实现更好发展,除了开拓创新,别无他途。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注意防范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